1. 首页 > 栏目导航 > 诗情画意

关于诸城常山的诗词(游诸城常山作文600字)

杭州繁华,密州荒芜,古代南北差异有多大 跟着宋词去旅行NO.214 孔孟之乡 诸城常山

1.赞美常山的诗句(三句以上,注明作者,出处

《明诗综》里也有杨廉写常山砚的诗句:“常山砚多青紫色,不徙发墨仍润泽”。

《水龙吟·赵云》

威名劈出常山,银甲银枪饰银冠。仗枪阵前,一身是胆,耀光金灿。枪尖梨转,血光飞溅,乾惊坤颤,当阳神勇现。笑看中原,小泰山,邈云汉! 剑痕细映心宽。蜀路难、扶蜀亦难。截江救主,拉弓射帆,箭如急弹。勇夺的卢,伴相赴南,忠主三劝。破昏暗,怒射突刺挥斩,迅雷急电!!

清初戏曲理论家兰溪诗人李渔《自开化抵常山舟中即事》七绝一首:“解缆开帆信急湍,浪花飞作雨声寒,金溪一滴篙头水,题到常山砚未干。” 不仅极其形象地描绘了山之高峻,水之湍急,而且使人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2.关于诸城的常山的作文

国庆长假间,我回我爸爸的老家--浙江常山,游历了毛良坞又名桃花源.

出常山城大约三十多公里,就来到了毛良坞,出了常山县城,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我们坐着上海大众的帕萨特轿车随着山路,在崇山俊岭之间蜿蜒盘旋.山上种满了松树,不论是气魄还是色彩,都比我美术课上画得来的有精神;色彩也显得更加鲜艳.竹子也非常多,这一丛,那一处,真是不少啊!周遍山石呈天蓝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碧绿的山,各式的竹林,在加上天蓝色的岩石,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水库,水库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浅,时而深.水式也时时变换速度.虽然外面景色宜人,但我以等地有些不耐烦了.山式越来越复杂,路窄的只够两辆较车并排通行.我担心会不会只开得进去,却开不出来,我望两旁的山水,等待着.大约走了30公里,到了一个农庄,我一下车,转过头来看着那些被抛弃在后面的山水,我不禁想起一句话.那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桃花源里的水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虽然也是天上下雨的雨水,但是可以把它当纯净水用,不需要经过任何检验或是消毒,就可以来饮用,味道比饮料还甜呢!

在挑花源,还有很多树根,形状多种多样.

哪个地方虽然经济条件不佳,但是气候环境非常好.虽然科技不发达,尤其在二战的时候日本人根本打不进来,所以那里人生活得非常好!

3.关于诸城历史文化的诗配画(苏轼的诗)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体裁:无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红裙欲先去,长笛有余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自従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宋神宗熙宁七年的秋天,39岁的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并于当年12月3日到达任所。

密州当时下辖诸城、安丘、高密、莒县、胶西5县(相当于现在我省的诸城、安丘、高密、胶州、胶南、日照、五莲、莒南、莒县等9个县市),苏轼到任时恰值北方连年大旱、蝗灾泛滥。 天灾固然严重,人祸亦十分深远。

当时王安石等人极力推行的新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操之过急等原因,给百姓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在天灾人祸交加的情形下,密州出现了“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超然台记》)的局面,百姓们更是“比岁饥殍凋残之余,不复堪命”(《祭常山神祝文》)。

目睹此情此景,苏轼不禁发出了“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的感叹。 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苏轼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救助措施:到任后不久即上书韩丞相,如实反映当地的灾情,为民请命,要求朝廷选差官员下来视察灾情,体量放税,或者给予补助(见《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

他从访问农夫野老中吸取生产经验,主张用火烧、用泥深埋的办法坚决铲除蝗害,并且动用部分仓米来奖励捕蝗的人,使百姓“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仆”(《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他还亲自加入到捕蝗救灾的劳动中,并写了《和赵郎中捕蝗见寄》诗以纪其事:“麦穗人许长,谷苗牛可没。

天公独何意,忍使蝗虫发。驱攘著令典,农事安可忽。

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由于连年饥馑,百姓生命难继,许多人不得不忍痛把嗷嗷待哺的儿女抛弃道旁。

为此,苏轼心情非常沉重,经常“洒涕循城拾弃孩”(《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针对当地“盗贼渐炽”的情况,苏轼及时作《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上书朝廷,对盗贼产生的根源做了精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盗之策。

在《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中,他还陈述了方田均税及手实法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危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密州的各种灾情基本得到控制。

诗词游踪 苏轼在密州期间经常于公务之暇登山临水,遍览密州境内的名胜古迹,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并留下大量相关的诗词文赋。 位于诸城城南10公里处的常山是苏轼当年经常登临的地方,在此他曾写有《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

在密州大旱期间,他还曾遵照当地的民风习俗,亲率州、县官员赴常山祈雨,并作《祭常山祝文》五首、《祭常山神文》一篇,还亲自将位于常山北坡山溪西侧的一处古泉命名为“雩泉”(古代祈雨曰“雩”),“斫石为井”,加以保护。此外,熙宁八年他还在常山北麓建“雩泉亭”,并作《密州常山雩泉记》。

苏轼在密州期间还多次到位于常山东南的黄茅冈一带会猎习射,并留下了《祭常山回小猎》诗和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二者均描写了会猎的壮观场面,表达了词人忠心报国、愿亲赴西北边疆抗击侵略者的豪情壮志,而《江城子》一词被公认为是苏轼的第一篇豪放词代表作。

黄茅冈附近的铁沟(当地人亦称之为“铁水”)亦是苏轼当年多次涉足之所。在到密州任上后不久,他曾写有《铁沟赠乔太博》诗。

此外,他还曾与梅户曹会猎于铁沟东岭,并作诗《和梅户曹会猎铁沟》一首。 位于诸城东南13公里处的卢山(因秦代博士卢敖曾在此隐居而得名),也是苏轼多次登临之所。

这从《游卢山次韵章传道》及《卢山五咏》等诗中可以得到印证。《卢山五咏》前四首吟咏的对象分别是卢山的“卢敖洞”、“饮酒台”、“圣灯岩”和圣灯岩下的“三泉”,而第五首吟咏的则是位于诸城东南25公里处的障日峰(亦名障日山),因该诗的诗题中有(障日峰)“其状类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0356165峨眉,但小耳”之句,后世人遂称此山为“小峨眉山”。

苏轼在《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诗“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云”中所说的“峨眉”亦是指此山,该诗后亦有自注云:“郡东卢山,绝类峨眉而小。” 除此之外,位于常山西南的马耳山(因山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名)、位于五莲县城东南16公里处的九仙山、位于胶南境内的琅琊台等亦是苏轼当年曾经登临之所。

在《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中,他曾称赞九仙山云:“二华行观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诗后自注曰:“九仙在东武,奇秀不灭雁荡也。”

苏轼在知密州期间还曾于熙宁八年鸠工“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修葺了位于密州故城北城墙上的城台,并请当时在济南任掌书记的胞弟苏辙为之题名“超然”。台成之后,苏辙、苏轼的好友文同、宦友李清臣(邦直)及苏辙的学生张耒均作《超然台赋》寄之,元老重臣文彦博也作《寄题密州超然台》诗、司马光后亦有《超然台寄子瞻。

4.描写诸城风景的诗,最好是古诗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和《江城子 记梦》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5.古文赞美诸城句子

-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6】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7】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8】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9】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10】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11】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12】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13】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14】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5】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16】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7】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

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18】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9】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20】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21】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22】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2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24】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5】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26】清风湿润,茶烟轻扬。

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27】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8】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29】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30】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31】红尘嚣 浮华一世转瞬空。

6.关于诸城常山的英语作文

常山,位于诸城市城南10公里处,是诸城著名的人文历史景点,苏东坡在多篇作品中涉及到常山,主要有雩泉,黄毛冈等历史景点。常山原名“卧虎山”,过去人们在此山祈山祈雨常常灵验,遂更名为“常山”。常山之北的一条山涧中,有泉名雩泉,有亭翼然,乃雩泉亭,有东坡《雩泉记》叙焉。山北有黄毛冈,苏东坡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记焉。诸城现在斥巨资将常山开发为旅游景点。

Supplying multinational oems' divisions located in zhucheng, 10 kilometers to the south of the city, is among the famous cultural history attractions, su dongpo in many of the works related to, basically have Yu supplying multinational oems' divisions springs, HuangMaoGang etc historical sites. Formerly known as "WoHuShan supplying multinational oems' divisions," in the past, people in the mountain praying for rain often works, hence the name as "supplying multinational oems' divisions". The north's a supplying multinational oems' divisions riverside, springs Yu springs, booth, however Yu springs is wing booth, summarizing the Yu springs to record "how Syria. Mountain HuangMaoGang north, su dongpo the river, the son of ChuLie Michigan to remember how. Cities now denounce is gigantic endowment will develop for supplying multinational oems' divisions tourist attractions.

7.江城子密州出猎诗句(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朝词人苏轼的作品,原文、译文和赏析如下: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赏析: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

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

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其“狂”字下面潜涵的赤诚令人肃然起敬。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

全词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扩展资料: 中心思想: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后人点评: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江城子密州出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KK826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暂无

E-mail:kk8260@qq.com

工作日:9:30-18:30